为加强生命健康教育与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推进普及突发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利用实验室安全通识课师资、机器人科普基地、本溪市红十字会等相关资源,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日前,组织23级新生开展了“安全救护培训进课堂”急救知识专题培训活动,切实加强急救知识宣传、普及和应用,将急救教育融入校内教育、科普活动中,有效提升师生在校园内的自救互救能力。
本期应急救护员培训班,学院自动化和机器人专业23级全体同学参加学习培训与考核。活动前,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密组织,学院党总支牵头与本溪市红十字会对接确定培训方案,教学副院长赵双元抽调精干师资参与培训指导,安全课程主讲教师团队与志愿者团队通力协作,确保此次活动圆满完成。
培训采取“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现场考试”的形式开展。救护员培训师、全国优秀志愿者翟玉梅老师和万众救援等20余名助教师资分批次对学员开展培训。培训过程中,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师资重点讲授并演示了心肺复苏、外伤应急处置、三角巾使用、绷带包扎、骨折固定等多项实用技能的正确操作方法。
培训班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练习指导,老师们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们进行规范练习,参训学员仔细琢磨、认真练习,课后还发放了视频及文字学习资料,巩固学习成果,为接下来进行的救护员考核做准备。通过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学生们不仅丰富了急救知识,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还掌握了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截至11月18日,共有160余名师生顺利通过了理论与实操考核,获得红十字救护员(初级)证书。
红十字救护员证是专门面向广大民众的一种证书,在紧急事故中,救护员等非专业人士如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初步的急救措施,往往可以为专业医务人员的救治创造更好的前提条件,在整个急救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学校群体中树立正确的急救意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和必备的急救常识,可以有效提高灾害自救互救和逃生避险的能力。当生命受到威胁时,经过培训的师生救护员在事发现场,可以由“第一目击者”变为“第一施救者”,在专业人员没有到来的“抢救真空”时段内,正确处理伤情,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挽救生命,减轻痛苦、减少伤残。培训后,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后在校园内外遇见意外伤害时,利用掌握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进行及时自救,同时也可以为他人进行简单的紧急救护,将最大限度的利用所学急救知识及时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挽救伤者的生命争取时间、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