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加强推进基地建设 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作者:人文艺术学院 唐羽  编辑:党委宣传部 赵佳  发布日期:2022-06-07

6月6日,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关情况。会议指出我省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更好推动东北抗联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持续从中汲取战胜困难、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我校高度重视东北抗联精神的宣传研究和传承弘扬工作,学校先后成立“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组建红色抗联党员科研先锋团队,为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提供了重要阵地,构筑起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多维矩阵。

持续建设抗联研究基地,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我校积极推进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建设工作,先后获批“辽宁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中心”“辽宁抗联研究实践基地”“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新型智库研究基地”“辽宁省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公开示范基地”和“本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志着我校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迈向了“融合发展,多元传播”的全新阶段。

重视人文社科成果转化,服务政府决策咨询工作。我校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重视强化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于具体实践并发生实际效用,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参与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发展战略咨询、策划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工作,完成《关于充分发挥我省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作用,提振振兴发展精气神的对策建议》等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建议2篇,《本溪抗联红色文化旅游传承路径的对策建议》等获市级领导批示的资政建议9篇,充分发挥了基地智库资政启民、影响领导决策等作用。

凝练基地社科研究方向,提升骨干教师科研水平。研究方向的提炼、研究内容的选择是科研活动中最重要的工作。通过不断研究,基地在东北抗联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并凝练了三个研究方向。2021年至今,基地成员先后获批《东北抗联辽宁核心区的形成与发展》《东北抗日联军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研究》《弘扬东北抗联抗战精神提升辽宁文化软实力路径研究》等中共中央党史办课题、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大研究课题、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等21项省级以上研究项目。

加强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基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东北和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体现为辽宁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基本要求,以辽宁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宣传阐释东北抗联精神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为主攻方向,培育国家级专家1人、省级专家4人,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挥新型社科智库作用。基地每年召开“东北抗联精神育人论坛”学术交流活动,发表《传承抗联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等论文24篇,对于宣传我校研究特色及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

立足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基地以“弘扬抗联精神、传播红色文化、铸牢理想信念、争做时代先锋”为育人理念,以“一展一馆一剧”(即抗联主题红色书画展、筑梦空间红色场馆、《民族脊梁》红色剧目)为载体,切实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提高了育人的成效,提升了学校红色文化与美育教育的影响力。人文艺术学院获批了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美育教育融入艺术创作,文化育人传承红色基因》获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案例。

东北抗联精神铸魂育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基因。基地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获批《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等辽宁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磨练意志、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彰显了我校以东北抗联精神“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效果。人民论坛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央重点思想理论门户网站、人民日报社主管)全文刊发基地文章《把东北抗联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一主轴两驱动六维度”的东北抗联精神融入“三全育人”模式研究》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充分发挥基地融合优势,深化拓展教育服务功能。近日,辽宁省印发《教育服务辽宁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紧密围绕“一圈一带两区”建设需要,明确了17个方面重点建设任务。我校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的《东北抗联学院建设项目》成功入选,基地将以“立足区域社会,服务辽宁发展”为理念,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多学科融合视角为抓手,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辽宁区域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基地融合优势,更好推动东北抗联精神宣传研究和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工作,自觉承担新的历史使命,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社科力量。


版权所有:1331银河网站登录首页 - 1331银河网站登录注册平台   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香槐路176号   邮编:117004

辽ICP备05022358   辽公网安备 21059002000101号